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科学传播 » 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科学传播» 科普活动

“异军突起”的甘肃旱作农业

    旱作农业在传统观念中被定义为低效农业,甘肃省经过多年探索,实现了旱作农业的高效发展。

    八年丰收,八年巨变。2004年以来,全省粮食总产连续八年刷新历史纪录;近三年,每年增加50万吨,一年一台,相继跨上900万吨、950万吨、1000万吨台阶。这其中,立下汗马功劳的首推旱作农业。

    甘肃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依靠科技,创新实践,总结形成了以全膜双垄沟播为代表的旱作农业技术,走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旱作农业发展新路子,为我国旱作农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在全国旱作农业发展中“异军突起”,对我国未来旱作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旱作农业的历史性突破,促使我省农业发展方式发生重大转折

    确保全省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全膜玉米、马铃薯面积由2006年12万亩增加到今年1258万亩,7年累计推广4418万亩,前6年累计增产粮食约320万吨,为我省粮食相继跨上900万吨、1000万吨两大台阶作出巨大贡献。2011年粮食总产1014.6万吨中仅旱作农业一项就贡献了571万吨,用1/4的粮播面积生产了56%的粮食。甘肃以人均只有全国平均水平50%的水资源,生产了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90%的粮食。

    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旱作农业区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旱作农业的大力发展促进了草食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在畜牧业中草食畜的比重达到了52%,实现了农牧互补、粮经同步协调发展,拓宽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渠道。玉米、马铃薯等高产秋粮作物面积快速扩大,中药材、果品、草畜等草食畜等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由过去单一的种植业向现代农林牧各业均衡发展的格局,推动了旱作区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增强了旱作农业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发挥了科技在抗旱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研发了秋覆膜技术,实现了秋雨春用,研发了顶凌覆膜技术,有效应对了春旱。后续研发的马铃薯黑色地膜全膜垄作侧播技术,填补了马铃薯等高效作物的科技抗旱技术空白。科技抗旱技术体系逐步完善,科技含量和科技贡献率明显提升,科技抗旱稳产水平稳步提高,实现了大旱不减产、小旱大丰收,增强了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年减少粮食因旱灾损失20%以上。

    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较半膜玉米亩增产30%,马铃薯黑色地膜全膜垄作侧播较露地亩增产30%左右、且提高商品率10%以上。旱作农业技术充分挖掘了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拓展了农业外部增收空间,破解了全国干旱地区粮食稳定生产的难题,走出了一条农民脱贫致富之路。2011年,全省通过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新增效益25.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09元。

    促进了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全膜覆盖减少了裸露土地面积,减轻了风蚀和雨水冲刷。有效接纳了自然降水,增加了土壤水分,通过种植作物,增加了大气湿度,改善了区域小气候。根茬留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了地力。省上集中采购的地膜厚度在0.008—0.01毫米,地膜田间留存时间在18个月以上。由于增加了地膜厚度,从而提高了地膜使用寿命,今年,全省一膜两年用面积达185万亩。同时,省财政去年安排1000万元,回收废旧地膜4.57万吨(折纯量),回收利用率达57.1%;今年安排2000万元,继续加大残膜回收力度。

    从被动抗旱向主动抗旱转变,形成旱作农业发展的“甘肃模式”

    在长期与严酷自然条件抗争过程中,我省从被动抗旱向主动抗旱转变,总结形成了旱作农业“甘肃模式”,概括起来就是“修梯田、铺地膜、调结构、兴科技”。值得一提的是,全膜双垄沟播等主推旱作农业技术已在全省45个县区大面积推广,受益农户达到144.11万户。其中,33个县区推广面积超过10万亩,7个县区超过50万亩,环县、会宁、通渭、安定4个县区推广面积超过100万亩。这些过去粮食生产长期不能自给的严重干旱区,如今已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和先进县,旱作农业区已经成为甘肃商品粮基地和粮食主产区。

    深化省情认识,积极调整种植结构。针对全省大部分降雨集中在7、8、9三个月、且时空分布不均,与夏粮作物生长错位的特征,顺应天时和作物生长规律,压夏扩秋,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玉米等特色优势产业,力求降水期和作物需水期相吻合,着力缓解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夏秋作物比例由2006年的44︰56调整为2011年的36︰64。

    从2007年开始,中央和省级财政安排资金支持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示范推广工作,补贴规模从2007年的1000万元扩大到2012年的2.8亿元,6年累计投入资金9.4亿元,其中,2008—2010年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投入3.7亿元,2010—2011年中央财政旱作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1.2亿元。与此同时,市县配套资金由2007年的815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3.3亿元,6年累计配套资金12.2亿元。强有力的财政投入,对技术推广应用起到了“催化”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农民接受旱作农业技术的积极性。

    强化技术培训指导,确保技术的到位。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先后制定下发了200多万册《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技术实用手册》、宣传挂图等培训资料,户均一册,确保了技术到户。分批、分层次开展大规模的技术培训,2007—2012年累计举办培训班4.33万期,培训人数900万人次。实行首席专家责任制和技术人员蹲点包村包户指导责任制,为农民提供了全过程的技术指导与服务。

    农机农艺结合,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先后研发了人力、蓄力、机引起垄覆膜机具,从2007年开始省上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采购机具,累计采购起垄覆膜机7.25万台(件),提高了机械覆膜程度。旱作农业推广任务大的县组织机械覆膜队,跨区域作业,极大地减轻了起垄覆膜强度,有效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2012年全省机械覆膜面积611.25万亩,占总覆膜面积的48.6%。

    加强协调配合,创新工作机制。严格考核,落实奖惩,坚持并创新了“三不变”原则。把旱作农业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衡量干部工作能力和工作政绩的重要依据,纳入干部考核范畴。省级6个民主党派在推广落实的关键时段开展实地抽查、实行民主监督,统计部门抽调干部逐县开展交叉检查验收,防止了推广面积落实不到位和虚报现象的发生。同时,倡导建立了甘陕宁晋四省区旱作农业协作工作机制,为在这一区域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搭建了合作交流的平台。

    作为我国旱作农业发展的前行者,甘肃总结积累出一整套技术路线和经验启示

    发展旱作农业,必须强化组织领导,实行强有力的行政推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旱作农业和粮食生产,为发展旱作农业和粮食生产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形成了政府主导、财政主推、农业主抓、涉农部门协同、地方党委政府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以强有力的行政推动推动旱作农业发展。

    发展旱作农业,必须坚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不断推进旱作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科技是旱作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成功实践证明,只要不断推进技术进步,善于把各种增产技术和措施进行组装配套,开展集成创新,旱作农业还有很大的增产潜力。

    发展旱作农业,必须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不断优化调整农业结构。我省旱作农业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劣势主要是雨水时空分布不均匀,与农作物生长期的需求不同步,优势是土地资源充足,光热条件相对较好。因此,在甘肃发展旱作农业和粮食生产,必须把适应市场需求和顺应自然规律结合起来,以形成避灾型的农业结构。

    发展旱作农业,必须着眼于可持续发展,不断恢复和优化生态环境。发展旱作农业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努力探索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态恢复、环境优化的新路子。发展草食畜牧业,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重视残膜回收和再加工利用,防止白色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从甘肃实践向国家战略延伸,开创旱作农业发展新局面

    放眼未来,我们将以农业部认定甘肃省1000万亩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为动力,全面提升旱作农业的质量与水平。

    改善农田条件。坚持不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建设田、水、路、林配套的高标准农田。在已有3200多万亩梯田的基础上,力争用3到5年时间再新修500万亩梯田,使全省适宜兴修梯田的坡地全部实现梯田化,为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打好基础。

    扩大推广面积。今年我省推广面积已超过1200万亩,力争到“十二五”末达到1500万亩以上,其中: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全膜黑膜马铃薯面积由现在的267万亩扩大到500万亩。确保今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050万吨,2015年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把我省中东部旱作区打造成新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主产区。

    延长产业链条。利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增加大量的玉米秸秆和优质饲料,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构建种植全膜玉米、实施秸秆养畜、增施有机肥的良性循环模式。力争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率由今年的54%提高到“十二五”末的65%以上。加大残膜回收力度,残膜回收率由现在57%提高到80%以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不受污染。

    做好示范带动。抓住近期农业部、财政部将甘肃省认定为1000万亩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的历史机遇,抓紧编制示范区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技术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为全国发展旱作农业的发展再立新功、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