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队伍
中国工程院院士

山仑
山仑,旱地农业与作物抗旱生理学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植物抗旱生理及旱地农业与节水农业研究,他从植物需水与半干旱地区农业水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提出了作物对多变低水环境适应性的科学概念,证实多种作物一定生育阶段适度水分亏缺...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赵西宁
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21年)。 水土保持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农业水土资源调控与利用(多尺度干旱过程模拟与雨水资源化、坡面降雨径流调控与蓄水保土机制、典型植被耗水规律...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孙世坤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研究方向:水足迹与虚拟水理论及应用;水文遥感与智慧水利;变化环境下农业生态系统水碳过程与调控。
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

卓拉
2016年4月获荷兰特文特大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水足迹理论的农业水资源管理,首次实现了对于作物生产过程蓝水与绿水足迹计算中由输入变量不确定性引起的输出结果敏感性与不确定的定量分析,被国际同行视作水足迹领域发展重要贡献之一。2017...
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

吴普特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年),中共中央组织部 “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6)。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创新研究员,是农业水土工程领域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在西北地区长期从事农业水土...

蔡焕杰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7年),曾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院长,现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院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业工程学科评议...
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吴普特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年),中共中央组织部 “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6)。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创新研究员,是农业水土工程领域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在西北地区长期从事农业水土...

冯浩
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 2010年入选陕西省三五人才,2012年获水利部青年科技英才称号,2012年被聘为国家“863”计划“作物生境过程耦合与调控技术”项目首席科学家,2013年入选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2014年入选陕西...
省部级人才、奖项获得者

陕西省教学名师-蔡焕杰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7年),曾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院长,现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院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业工程学科评议组...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冯浩
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 2010年入选陕西省三五人才,2012年获水利部青年科技英才称号,2012年被聘为国家“863”计划“作物生境过程耦合与调控技术”项目首席科学家,2013年入选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2014年入选陕西...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韩文霆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副院长,旱区作物高效用水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

陕西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卓拉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基于水足迹理论的农业水资源管理。2017年入选第十四批国家青年人才项目及陕西高校青年杰出人才。

陕西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范军亮
博士,青年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拔尖人才。研究方向: 水肥一体化与作物水肥高效利用; 农田水循环与水土环境; 变化环境下农业水文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