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蔡焕杰院长在研究院会议室主持召开2019-2020年工作总结会议,听取了戚鹏副院长作的工作总结汇报,孙世坤作的双一流周期建设成果汇报,111秘书邹宇锋作的国际交流合作报告,朱德兰教授作的一带一路示范园建设总结报告,会议研究讨论了研究院2021年度工作计划。
2019-2020年,研究院学科群建设成效显著,完成首轮建设任务,作物耗水过程与调控方向、节水灌溉技术与装备方向实现建设目标,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旱地农业高效用水技术方向、区域水安全理论与水土资源管理方向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建设目标。人才队伍建设成绩喜人。团队成员荣获多种人才支持计划。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3名博士毕业生、11名硕士毕业生获研究院秀毕业生称号。国内外科研合作与交流活动活跃,服务“一带一路” 和“上合组织”农业节水科研与技术推广能力不断提升。依托111引智基地,邀请了国外知名专家来访40余人次,协助完成论文100余篇,做专题报告30多次,举办线上线下国际学术研讨会4次,积极推动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在乌兹别克斯坦与塔什干水利及农业机械工程大学共建了“中乌节水农业科技示范园”,组建“中乌节水灌溉联合研究中心”,一带一路合作受到陕西省委省政府的重视,2019年陕西省委书记胡和平、省长刘国中,2020年陕西省委副书记胡衡华、陕西省副省长程福波先后来到研究院调研“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情况。两年来,研究院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全面提升科研水平,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2019年在研项目(课题)达80项, 2020年在研项目比2019年增加34项。高水平论文数量井喷,发表SCI论文165篇(其中中科院一区83篇),超额完成双一流B类论文指标。
吴普特校长到会并讲话,他强调,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央提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向乡村振兴衔接。农业农村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上合现代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的建设和双共建机制为我们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吴普特校长指出,研究院成立以来,我们建立了平台,争取了一批资源,旱区作物高效用水国家工程实验室、农业部的学科群,为我们争取了好多项目。同时我们凝聚了一支队伍,培养出了一些人才,取得了一些成果。研究生本科生教育得到加强,我们还探索了一个机制,并将这个机制运用到双一流学科群建设中,所以我们还是有成绩。但是我们也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国家级大成果还是少,二是人才队伍建设潜力还没挖掘出来,三是是我们资源争取的潜力挖的还不彻底。
吴普特校长要求我们,一要加强科研成果的凝练集成,力争获得国家奖,甚至一些国际奖;二要不断的拓展、深化我们的学术论点、内涵,不断的拓展、深化我们的学科内涵,创新、优化我们的研究方向;三要持续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四要增强资源的争取力度;五要加强国际化建设力度,以111项目等为纽带,结合上合一带一路的建设,创新国际合作的一些机制、模式;六要继续做好双一流建设;七要在大数据、大科学装置上下点工夫,再创新一下,把这两个建起来;八要加大成果的转化力度,支撑国家标准战略;九要加强文化建设,经常要开展一些学术活动,十四五争取些资源。
最后蔡焕杰院长总结讲话,他指出研究院包括双一流学科群,实际上是支撑我们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平台,也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任务。目前国家奖、教育部的奖需要我们积极争取。另外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组织编著一批研究生教材,还应注重专利的成果转化。我们论文产出比较多,但是如何评价这些论文的水平,还需要我们去发掘。人才队伍建设还是以培养为主,组建自己的人才团队;国际合作方面需要国际合作项目或其他载体体现我们的国际合作水平。校长谈了九个方面的打算,希望我们在部署下一步的工作的时候,能够贯彻落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