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报》 (2022年3月23日)
早在中国古代,就有对旱灾的记录,魃便是传说中造成旱灾的怪物。千百年来,由于干旱,生活在渭北旱塬上的百姓饱受旱灾肆虐之苦。大旱年间,农民颗粒无收、引起饥荒,生活无依无着,苦不堪言。而今有这样一位院士,用科学武器挑战“旱魃”,在旱地农业领域大展身手,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仑。
山仑,山之昆仑。67年来,山仑始终将国家需求作为不懈的追求,将自己几十年的学科积累和沉淀与国家需求进行交叉,坚持扎根科研一线,不忘初心,艰苦奋斗,以一份无私无畏的科学情怀,与旱农事业结下了一世情缘。
青春不悔入农门
山仑,1933年1月出生于山东黄县(今龙口市),父亲在一家报关行当职员,母亲是一名小学教师。他还有一名年长自己3岁的哥哥山昆。
母亲对山仑的影响是巨大的。母亲极力主张,孩子须通过“发奋读书”才能实现“成名成家”的愿望。从记事起,山仑便是在母亲“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的教育下长大的。1950年,一直谨记母亲“读书立身”教诲的山仑,考入山东大学农学系,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农业大学生。
17岁的山仑,入学以后很快发现,有些同学觉得农学专业太辛苦,考虑转专业。但经历过战乱年代的山仑明白:农业,对于贫弱的新中国有多么重要,这关乎多少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作为学生会主席,山仑觉得自己有责任引导同学们转变思想。在一次全校大会上,山仑说:“爱党爱国不是一句空话,要把它们具体化,要转化为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热爱、对土地的热爱……”
这番话,在学生中引起了反响。有些打退堂鼓的同学,逐渐打消了转专业的想法。而这番用来劝勉旁人的话,山仑自己身体力行了67年,这种状态一直延续至今。
拳拳之心系农城
1953年,山仑光荣入党。1954年,大学毕业的山仑,凭着一颗“服从党的分配,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的热忱之心,背上行囊来到了陕西,参加中国科学院西北地区第一个研究所的筹建工作。
当时,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前身,以下简称“研究所”)选址在陕西关中地区一个小镇(现“杨凌示范区”)。这是一个专门为治理黄河、发展黄土高原农业生产而设立,伴随国家需求而发展的国家级水土保持科研机构。
“从北京到杨凌感觉反差太大,当时这里破落不堪,没电没水,只能轮流用扁担挑水吃,晚上点的是蜡烛。但我认为,科研和艰苦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从没有觉得苦,搞科研就不能怕吃苦!”山仑告诉记者,搞科研是他的第一理想。当他和其他十几个大学生来到杨凌时,看到的只有铁丝网围起来的100多亩土地,唯一的基础设施是几排简陋的平房。面对艰苦环境,没有一个人退却,想到即将投身梦寐以求的科研事业,这群年轻人心中燃起了无限的热情。
在山仑的记忆里,研究所筹建之初,他和同事们住在简陋的平房里,晚上睡觉的时候,被子根本抵御不住寒冷,山仑和同事们把能盖的东西都拿出来盖在身上,还是冻得哆嗦。但即使这样,一群年轻人依然能够苦中作乐,还相互打趣道“赶紧把袜子也拿出来盖上吧,哈哈……”
在这样的环境中,山仑和同事们一边进行研究所建设,一边学习、搞科研。经过大约3年时间,研究所各方面条件才比较完善,为做好旱区农业的科技支撑和服务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成立的杨凌示范区履行国家使命注入了改革活水和科技动能。
问天整地研“药”方
荒凉的大山,贫瘠的土地,光秃秃的山梁……随着电视剧《山海情》的热播,曾被联合国认定为“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西吉、海原、固原,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界里。
1978年,中科院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合办农业现代化基地县,山仑受命担任固原基点负责人。在固原的工作,需要山仑和同事们进行大量野外调查。没有地方休息,有时他们只能七八个人挤在一张炕上;当地缺水,他们跟着农民一起喝窖水,喝出草屑也是常有的事;如果吃饭能就点儿腌菜,大家就会很满足。
“有一次我和山仑像往常一样到固原去,在汽车上,山仑老师的胆结石病突然发作,疼得蜷缩成一团,满头大汗,只能在车上强忍着一路到了固原。因为放不下手头的工作,山仑老师的胆结石手术拖了很长时间才去做。”山仑的学生邓西平透露,做完手术,山仑没休息多久,就又赶回固原开展科研工作。
一番艰辛考察后,山仑根据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的自然经济特点及农林草的适宜性,首次提出粮食生产是自给性的、林业建设是保护性的、牧业生产是商品性的“三性”概念,经过扩展深化,这一论点后来被作为国家有关部门处理黄土高原农林牧关系及开展西北地区生态建设的一条重要原则。
多年后,飞沙走石的“干沙滩”,成了寸土寸金的“金沙滩”。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曾特向中国科学院致感谢信:“宁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20世纪80年代初,山仑等专家进入上黄村,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使生产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在上黄村等基点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科学工作者,是宁夏人民的功臣!”
耄耋之年现智囊
据不完全统计,从山仑投身农业科研事业开始,在野外工作的时间超过20年。1988年,山仑获得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奖,这被视为我国野外科学工作者的最高荣誉。1959年,新中国建设需要大量科技人才,山仑被上级党组织选派赴苏联留学。当时他师从苏联著名的灌溉生理学家别捷诺夫,主要研究水分和矿质营养条件与植物光合作用和抗旱性的关系。1962年,山仑顺利获得生物学副博士学位,学成归国。
采访中,已是耄耋老者的山仑院士,还保存有当年在莫斯科红场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的年轻人身姿挺拔、神采奕奕,眼中写满了希望。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未来仍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现在,山仑依然闲不下来,仍坚持开展多项科研与顾问咨询工作,孜孜不倦地践行着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初心与坚守。他建议,“组织和动员起杨凌的力量,把北方乃至全国的力量集中起来,以更大力度开展农业科技攻关,力争尽快取得标志性的重大成果!”
“山”之姓,“仑”之名,当昆仑山的巍峨和黄土高原的雄壮集于一身,他用67年的奋斗、专注和坚守,把自己练就成黄土高原上的昆仑山。如今,回望他风雨沧桑的八十八年,仿若立于高原之巅,放眼而去,远博而精深……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